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编辑:遁地八字网
2025-04-17 15:25:51
浏览:20次
遁地八字网算命网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China Cultural Heritage Foundation)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8月28日,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使命,兼具国际交流与社会公益职能。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该基金会:
一、基本信息与宗旨

成立背景:2007年由文化部主管成立,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注册资金8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耿静。
核心宗旨:以“唤醒公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及责任,配合调动民间力量修缮和保护文化遗产”为目标,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原则。
业务范围:包括募集海内外资金、文化遗产修缮、国际合作交流、濒危遗产保护方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等。
二、组织架构与运营
管理机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15名理事组成,下设监事会。现任理事长耿静,副理事长吴一娜,秘书长蔡宝光,监事会成员包括贺晓明等。
资金管理:严格遵循《基金会管理条例》,要求年度公益支出不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行政费用控制在10%以内。资金来源包括捐赠、资助及增值收入。
国际合作:与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合作密切,2018年起签署多项备忘录,开展博物馆管理培训;2024年签约深化文化遗产领域合作。
三、主要项目与成果
1.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藏医药古籍数字化:资助藏医药文献数字化保护项目,获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感谢,推动传统医学传承。
红色旅游基建: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合作捐建8个交通项目(含公路、航道),惠及7市16县约1100万人口,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2. 国际文化交流
艺术展览:举办“树的榜样”十年主题艺术展,展出耿莹(创会会长)的绘画作品及非遗剪纸,传递文化精神;《引凤》等作品通过数字科技展示,增强国际影响力。
中法合作:组织中国博物馆馆长赴法培训,并联合举办文化雅集,促进中法文博领域互动。
3. 教育与传承
校园公益:与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覆盖上海多所中学,提升青少年保护意识。
非遗扶持:支持乌泥泾手工棉纺织、皮影戏等非遗技艺传承项目,通过公益募捐活化传统工艺。
四、特色与文化符号
标志象征:基金会徽标以麒麟、基台和橄榄叶为主体,分别代表祥瑞、文化根基与世界和平。
文化IP:创会会长耿莹创作《引凤》等艺术作品,以传统典故结合女性独立意识,成为基金会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
五、未来方向
基金会计划继续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深化“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并推动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例如,2024年启动的“小灯泡”公益研学项目拟为革命老区儿童提供历史文化教育支持。
如需了解具体项目进展或捐赠方式,可参考基金会官网或联系其北京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