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血型鉴定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先进血型检测技术,结合了凝胶分子筛过滤、离心技术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主要用于ABO血型系统和RhD血型的鉴定。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原理
1. 凝胶分子筛作用
微柱凝胶卡中的凝胶(如葡聚糖)形成微小间隙,通过离心力区分凝集与未凝集的红细胞。
2.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试剂卡中预包被单克隆抗体(如抗-A、抗-B、抗-D),通过免疫反应识别红细胞抗原,从而确定血型。
二、操作步骤
1. 试剂卡准备
2. 标本处理
3. 加样与离心
4. 结果判读
三、技术优势
1. 高灵敏度与特异性
可检测弱抗原(如新生儿ABO抗原强度仅为成人的1/4),减少漏检或误判。
2. 标准化与自动化
定量加样、程序化操作,适合批量检测,减少人为误差,且支持自动化判读。
3. 安全性
无需洗涤步骤,降低生物污染风险;标本用量少(仅需50-100μL),适用于儿童或特殊患者。
四、应用场景
1. 临床输血
确保ABO和RhD血型匹配,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
2. 新生儿血型鉴定
尤其适用于抗原较弱的新生儿,避免传统试管法的假阴性。
3. 疑难血型分析
如ABO亚型(如B3亚型)或弱D型,通过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验证。
五、注意事项
1. 标本要求
必须使用新鲜抗凝血,避免溶血、脂血或纤维蛋白干扰。
2. 温度控制
试剂卡需在18-25℃保存,实验前需平衡至室温,防止冷凝集。
3. 结果复核
若出现弱阳性(±或1+),需结合试管法或基因分型确认,排除亚型或技术误差。
微柱凝胶血型鉴定通过高灵敏度的抗原抗体反应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成为现代输血医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尤其在复杂血型鉴定和精准输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