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A、B抗原)及血清中的抗体(抗A、抗B)来确定血型,常见方法包括:
1. 生理盐水凝集法
步骤:将受试者红细胞与标准抗A、抗B血清混合,离心后观察凝集情况;同时进行反向定型(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2. 凝胶微柱法
利用免疫学原理,红细胞抗原与单克隆抗体在凝胶介质中反应,结果通过离心后肉眼或仪器判读。操作标准化,准确性高。
3. 试剂盒自测法
家用试剂盒通过滴血观察颜色变化判断血型,但需严格遵循步骤(如消毒、采血量控制),准确性可能低于实验室方法。
注意事项:
二、ABO系统及全球稀有血型排名
(一)ABO系统中的稀有亚型
ABO血型系统中,除常见A、B、O、AB型外,存在罕见亚型:
1. A3亚型:全球仅报道一例(中国南京),由ABO基因突变导致。
2. CisAB型: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遗传规律异常,中国发生率约1/17万。
3. 类孟买型:红细胞缺乏H抗原(ABO系统基础抗原),易被误判为O型,亚洲人群频率约万分之一。
(二)其他血型系统的全球稀有血型排名
1. RhNULL(黄金血型):Rh系统全抗原缺失,全球不足50例,可输给任何Rh血型,但仅能接受同型血液。
2. 孟买血型(Hh型):缺乏H抗原,ABO系统无法检测,亚洲人群频率约0.001%。
3. P型血:P血型系统中的p表型,中国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欧洲约5.8例/百万。
4. KELL血型:抗Kell抗体易引起严重溶血,人群分布频率约0.01%。
5. Kidd-null型(JK(a-b-)):中国人群频率约0.02%,输血时需严格配型。
(三)部分稀有血型分布对比
| 血型 | 所属系统 | 分布频率 | 特点 |
|-||--|--|
| Rh阴性(熊猫血)| Rh系统 | 中国0.3% | 输血需同型,RhD抗原缺失 |
| Duffy(a-) | Duffy系统 | 中国0.03%-0.3% | 与疟疾易感性相关 |
| Lutheran(b-) | Lutheran系统| 中国0.1% | 抗原广泛表达于组织细胞 |
ABO血型鉴定以试管法为主,注重正反向联合检测以提高准确性。稀有血型不仅限于ABO系统,Rh、P、Kell等系统中的罕见类型更为稀缺,临床输血需依赖稀有血型库或自体储血。若需更详细数据,可参考医学数据库或血站发布的权威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