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笃相法 痣—易经痣相学
编辑:遁地八字网
2025-04-01 19:26:14
浏览:5次
遁地八字网算命网
《公笃相法》是民国相学大师陈公笃所著的经典相学著作,其内容融合了传统相术与易学理论,尤其在痣相学领域提出了一套系统且实用的分析方法。以下结合《公笃相法》的核心观点与易经理论,对痣相的吉凶、分布及象征意义进行详细解读:
一、痣相学的基本原则
1. “面无善痣”的总体论断
陈公笃认为,面部痣相大多非吉兆,但具体需结合部位、颜色、形态综合判断。例如:
吉痣特征:痣色黑红且凸起,形态圆润,藏于隐蔽部位(如眉中、发际内)。
凶痣特征:痣色枯暗、扁平或凹陷,暴露于显眼位置(如印堂、鼻梁)。
特殊案例:帝王额生七星痣虽主贵,但需经历危难方可成就事业,属“创业克险”之相。
2. 五行与部位对应
痣相学与易经五行理论结合,面部不同区域对应五行属性,影响痣的吉凶:
额属火:此处痣若红润为吉,主聪明;若黑枯则凶,易招官非。
颧属金:痣色亮白主权势,暗黑则克配偶。
下巴属水:痣色黑润主田宅丰厚,灰白则晚年孤苦。
二、关键部位的痣相解析
1. 面部痣相
印堂痣:主刑克,易引发夫妻矛盾或事业挫折,若配以悬针纹则凶性加剧。
奸门(鱼尾)痣:主夫妻缘薄,男性易重婚,女性多遇情感纠葛;若痣色红润且隐于毛发中,反可化解刑克。
鼻部痣:
鼻头(准头)痣:主破财,若为红色且鼻翼丰隆,可转凶为吉,主偏财运。
山根痣:主健康隐患,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2. 身体痣相
肩部痣:
右肩胛骨痣:称“石崇巨富痣”,主富贵,尤其利经商;左肩同位置痣则主官禄。
锁骨(膊头)痣:主仗义疏财,但晚年需防财务危机。
手足痣:
足底痣:主远行机遇,若痣形方正且色黑,可成一方豪杰。
掌心痣:主智慧与掌控力,但需配合掌纹判断,若纹乱则反主劳碌。
3. 特殊痣相
结喉痣:男女皆凶,主横祸或恶疾,需结合声音清浊判断轻重。
腰肾痣:男性主体弱早夭,女性主私情,若痣色朱红且腰臀丰满,可减轻凶性。
痣:男性主子嗣艰难,女性主情欲旺盛,需结合人中深浅综合判断。
三、痣相的动态平衡与化解
1. 生克制化原则
陈公笃强调痣相需结合整体格局的五行生克。例如:
火形人面生额痣:若痣色红润,可增强火势,主贵;但若肤色焦黑,则火过旺反招灾。
水形人足底痣:水行得地,主远行得利;若足平无纹,则需防溺水之险。
2. 后天修德与痣相变化
相学认为,行善积德可改变痣相气色。例如:
原本枯暗的凶痣逐渐转红润,主灾厄消退。
行恶者吉痣可能褪色或增生杂毛,转为凶兆。
四、痣相学的应用原则
1. “部位加减法”
同一痣相在不同面部区域吉凶各异,需综合加减判断。例如:
耳垂痣主福寿,但若耳轮反廓,则福气减半。
法令纹末端生痣主权威,但纹乱则反主是非。
2. 动态观察与整体观
痣相需结合气色、形态及流年运势动态分析。例如:

青年时期凶痣可能在中年因气色转变而转吉。
痣上生毛或突然增大,需警惕健康隐患。
《公笃相法》的痣相学以易经五行理论为根基,强调“形气合一”与动态平衡,既重视先天命理,亦不忽视后天修德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避免单一部位的片面判断,而应结合整体格局、气色变化及社会背景综合分析,方能精准断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