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800条 国学基础知识
编辑:遁地八字网
2025-04-17 15:23:06
浏览:12次
遁地八字网算命网
以下为精选的中国文化常识与国学基础知识,综合多源资料整理而成,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引用来源标注于文末:
一、文学与典籍
1. 经典借代
桑梓指家乡,桃李指学生,社稷指国家,南冠指囚犯,须眉指男子,婵娟指月亮,汗青指史册,三尺指法律,庙堂指朝廷。
书信的别称:函、简、笺、鸿雁、札。
2. 文学流派与代表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豪放派与婉约派:苏轼、辛弃疾(豪放);李清照(婉约)。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3. 四大名著与经典
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最早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4. 四书五经与六艺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手法)。
二、历史与哲学
1.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至圣)、孟子(亚圣);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
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合称“九流”。
2. 史学经典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思想核心
三纲五常: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出自《中庸》。
三、艺术与技艺
1. 文人四艺与文房四宝
琴、棋、书、画为文人四艺;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
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2. 自然象征
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味:酸、甜、苦、辣、咸。
3. 戏曲与音乐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丝竹指音乐,昆曲、京剧为传统戏曲代表。
四、礼仪与称谓

1. 社交关系
朋友类型:金兰之交(情同兄弟)、忘年之交(年龄差距大)、布衣之交(平民交往)。
亲属称谓: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拙荆(自己妻子)。
2. 科举制度
童生试(考秀才)、乡试(考举人)、会试(考贡士)、殿试(定进士等级)。
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五、数字与符号
1. 数字象征
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2. 文化标志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世界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阿巴贡。
六、国学入门路径
1. 经典阅读
必读典籍:《论语》《道德经》《史记》《诗经》《红楼梦》。
推荐书单:朱熹《四书集注》、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章学诚《文史通义》。
2. 课程与资源
复旦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线上+线下),涵盖儒释道经典与哲学思辨。
数字平台:中国大学MOOC、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系统学习资源。
扩展学习建议
实践体验:参与书法、茶艺、传统手工艺活动,参观博物馆与古迹。
学术研究:参考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钱钟书《谈艺录》等现代学术著作。
以上内容整合自权威资料,完整版可查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