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与名著
1.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歌革新著称)。
2. 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3.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4.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俄)、莫泊桑(法)、马克·吐温(美)、欧·亨利(美)。
5. 《诗经》六义: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赋(铺陈)、比(比喻)、兴(起兴)。
二、科举制度
1. 考试等级:
2. 科举称谓:
三、文化符号与象征
1.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坚贞不屈)。
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3.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说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4. 四库全书:经(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集(诗文词集)。
四、礼仪与制度
1. 三纲五常:
2. 古代学校:庠、序、太学(汉至清),明清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3. 官职升降术语:
五、历史人物与称号
1. 诗人称号:
2. 史书体例:
六、天文地理与历法
1. 九州: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2. 五岳:泰山(东岳)、衡山(南岳)、华山(西岳)、恒山(北岳)、嵩山(中岳)。
3. 天干地支:用于纪年(如甲午、戊戌)。
七、年龄称谓
1. 孩提(2-3岁)、垂髫(儿童)、豆蔻(女子13-14岁)、及笄(女子15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
八、其他高频考点
1. 五行:金、木、水、火、土。
2. 五味:酸、甜、苦、辣、咸。
3. 三教九流:儒、佛、道(三教);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九流)。
复习建议
1. 结合真题:重点练习科举制度、官职术语、文学流派等高频考点。
2. 分类记忆:将知识点按文学、历史、制度等模块整理,强化对比(如“四书”与“五经”)。
3. 关注细节:注意易混淆内容(如“三纲五常”与“三教九流”)。
如需完整120个考点或专项练习,可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