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文学常识
1. 儒家经典
2. 史书典籍
3. 诗歌发展
4. 小说戏曲
5. 文学流派与理论
二、高频考题示例
选择题
1. “文房四宝”指什么?
A. 笔、墨、纸、砚
B. 琴、棋、书、画
答案:A(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2. “乐府双璧”是哪两部作品?
A.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B. 《长恨歌》《琵琶行》
答案:A(另加《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3. 《史记》的体例属于?
A. 编年体
B. 纪传体
答案:B(首创纪传体通史)
4. “弱冠”指男子多少岁?
A. 15岁
B. 20岁
答案:B(古代男子成年礼)
5.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指哪三不知?
A. 天文、地理、文学
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答案:B
填空题
1.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______》《孟子》。
答案:论语
2. “岁寒三友”指松、竹、______。
答案:梅
3.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六家包括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______。
答案:曾巩
名词解释
1. 沉郁顿挫:杜甫诗歌风格,情感深沉,表达抑扬顿挫。
2.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倡导的散文革新,强调“文以明道”。
3. 楚辞:屈原开创的诗歌体裁,代表作《离骚》。
简答题
1. 简述“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
答:主张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化(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反对形式主义。
2. 《红楼梦》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
答:人物形象立体(如贾宝玉、林黛玉);结构宏大;语言细腻;反映封建家族兴衰。
三、扩展知识
学习建议
1. 分类记忆:按朝代、体裁(诗、词、小说)分类整理。
2. 真题演练:参考-8中的试题,熟悉题型。
3. 结合原文:阅读《论语》《史记》等经典片段,理解语境。
如需完整题库或更多考点,可查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