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 岳阳博物馆镇馆之宝 编辑:遁地八字网 2025-04-17 14:33:54 浏览:12次 遁地八字网算命网 1. 北宋“文府墨” 简介:出土于1978年黄山市祁门县南宋墓葬,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徽墨实物,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墨锭呈扁长方形,正面残留楷书“文府”二字,重18.2克,虽部分残缺,但整体保存完好。 历史价值:作为水中出土的北宋徽墨孤品,其制作工艺和保存状态展现了徽墨“坚如玉、纹如犀、色如漆”的特点,印证了徽州文房四宝的精湛技艺。1985年曾赴日本展出,引起国际关注。 文化意义:徽墨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古代书法、印刷术的繁荣。 岳阳博物馆镇馆之宝 1. 商代鱼纹铜罍(léi) 简介:1982年出土于岳阳县鲂鱼山,为商代晚期青铜酒器,通高50厘米,肩部饰四只扁身凤鸟,腹部刻有12条鱼纹及兽面纹,圈足饰“米”字纹。 特色:鱼纹等装饰为中原商代青铜器罕见,体现洞庭湖流域青铜文化的湖湘特色。铸造精良,纹饰繁缛,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曾入选“湖南省百件出土文物精品”。 2. 春秋“愠儿”青铜盏 简介:1986年出土于岳阳县筻口镇春秋楚墓,通高18厘米,器身与盖内壁刻有7字铭文,记载湘北地区作为楚国农业基地的史实。 特色:提手由蛇盘结镂空而成,纹饰以蟠螭纹、蝉纹为主,是研究楚国入湘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铭文“愠儿”为其命名依据,属国家一级文物。 3. 西周龙纹铜铙 简介:西周早期打击乐器,高约35厘米,饰爬虫纹和云雷纹,腹部有36枚乳突状枚。其形制体现了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的独特性。 4. 春秋兽首蟠虺纹铜盉(hé) 简介:春秋中期酒器,通高17.6厘米,流为兽首状,足部由蛇盘结镂空而成,表面饰蟠虺纹、蝉纹等,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徽州文化博物馆以“文府墨”为核心,展现徽州文房四宝的工艺巅峰。 岳阳博物馆则以青铜器为特色,四件镇馆之宝分别代表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工艺与历史,尤以鱼纹铜罍和“愠儿”青铜盏的文化价值最为突出。 更多细节可参考各博物馆官网或实地参观。 大禹文化旅游区设计、大禹的简介 慈孝文化内容图片(慈孝文化手抄报内容) 相关推荐: 传统戏曲进校园黑板报(戏曲进入校园) 04-17 服饰文化包括那三个方面;中国服饰文化 04-17 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04-17 文化精神障碍;文化性精神障碍的5个表现 04-1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介绍英文版视频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介绍 04-17 书法国粹文化简介—书法的历史起源及简介 04-17 道教文化书籍_道家入门自学书籍 04-17 戏曲艺术视频拍摄;戏曲短视频 04-17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墙布置初中 班级文化墙布置效果图 04-17 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 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力量 04-17 传统经典美食绿豆糕—传统绿豆糕 04-17 文化载体英语翻译—中国文化英语教程答案 04-17 中国本土文化有哪些-中国地域文化分类 04-17 少林寺文化精神—少林寺收女孩吗 04-17